無危則安,無損則全,是先賢對安全理念的理解,意思是沒有危險則是安全,沒有缺損則是完整,這句話看似容易做到,真要是落實到實處,卻是難上加難,是技能的真實顯現,更是專業水平的證明。很多人認為鋼絲繩電動葫蘆吊重原理簡單,檢修工作可簡單帶過,但是在專業人士楊加清眼中,一絲一毫的隱患都能被肉眼查看起來。
他具有一雙識別隱患的“慧眼”,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安全隱患。在別人眼中再正常不過的地方他都能識別出隱患,比如,2017年一季度公司組織安全大檢查,在對起重設備檢查過程中,別人看著運行很正常的設備,他一下就指出了3項:一項是鋼絲繩末端繩卡壓接位置不符合規范;另一項是電動葫蘆停車時吊鉤懸空位置低于2米;還有一項是電動葫蘆在不使用時斷火限位器長時間處于斷開位置。
同行的檢查人員說,起重設備我們一直都是這樣使用呀!還真不知道怎么成了隱患?楊加清就仔細的告訴他們,
1、鋼絲繩末端繩卡之間的排列間距一般為鋼絲繩直徑的6~8倍左右,繩卡除了要一順排列外,還應將壓板壓在長繩位置并留出14厘米的繩頭;
2、電動葫蘆停放時吊鉤離地面達不到2米的距離會造成人員從吊鉤下面經過時,假如不注意,就會碰撞到吊鉤造成傷害,大家都知道,中國人的身高超過2米以上的人很少,把吊鉤升到2米以上的位置,就會避免對人員造成的碰撞傷害;
3、斷火限位器在設備不運行時長時間處于斷開位置會造成限位器彈簧疲軟,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電動葫蘆斷火限位器機構損壞,形成限位失效。
聽到這些話,我們才發現鋼絲繩電動葫蘆操作知識學海無涯,大家以前的做法是由于知識的缺乏造成習慣性違章,今后要仔細檢修,做到無危則安、無損則全。